摘 要 : 在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符合交通肇事罪犯罪特征的行为可以向故意伤害罪转化,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罪是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犯罪行为之一,为犯罪者违反了我国交通安全运输管理法律法规,致使发生重大事故,使人重伤、死亡或是使公私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故意伤害罪是指主观上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依照规定,在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符合交通肇事罪犯罪特征的行为可以向故意伤害罪转化,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之规定,交通肇事罪向故意伤害罪转化的情形有两种:
1、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隐匿起来,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救助产生严重残疾的后果;
2、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并遗弃,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救助产生严重残疾的后果;
以上两种情形都要求产生被害人严重残疾的后果,也可以说,严重残疾是交通肇事罪向故意伤害罪转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之所以需要把交通肇事罪向故意伤害罪转化,是因为符合转化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其犯罪严重性更大,需要更多的刑事处罚,而故意伤害罪规定了更加严重的处罚。
我国《刑法》234条规定,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将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倘若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交通肇事罪向故意伤害罪转化后,其刑罚至少是3年以上(必然存在严重残疾的后果),甚至于是死刑,而一般交通肇事罪的处罚只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