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深圳交通事故律师网

咨询电话: 0755-83033185
首页 >> 法律资讯 >> 正文

深圳机动车超170万 深圳12项措施缓解拥堵

 深圳新闻网39讯(记者 陶静 通讯员 刘明39下午,记者从深圳市交警部门获悉,截止到38,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74万辆,为了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深圳市交警部门实行“全警上路、动态执守”的勤务管理模式、对影响道路通行的10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等12项措施。

全警上路

交警部门表示,全市早晚高峰主要道路和路口始终保持总警力的80%以上,在北环、红岭、布吉路等100余条重点拥堵和管控路段建立“四定二快”勤务工作机制,定路段、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和快速排除交通拥堵,快速反应率提高10%以上。

实行“零容忍”

对影响道路通行的10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对酒后驾驶、随意变线、占用公交车道、超速超载、闯红灯、不按规定掉头和停车等10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并将严重违法行为人录入“黑名单”。今年以来我局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1.49万宗。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文明交通

18起,交警部门在每周六在全市30多个路口安排警力,组织义工、交通劝导员、公务员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城市文明交通志愿者行动,倡导文明出行。9周以来,交警局共计出动带班警力5054人次,查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12604宗,违法行为人执行“社会服务令”1753人,发放宣传单张14631张,路口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快处快赔”

 推出交警保险联合接处警视频“快处快赔”机制。交警接到事故报警后,确定监控录像可以抓拍事故现场且能够确定事故真实性的,由大队指挥室通过特服电话或短信平台直接指引事故当事人到就近的快速理赔服务点进行处理,当事人不必等交警和保险公司到现场处理勘查。今年以来,全市共通过视频快处快赔交通事故2532宗。

快处快赔快撤

 对轻微交通事故实行“快处快赔快撤”。在道路上或者停车场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车辆位置后,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安全地点,自行协商处理或者等候处理。对不按要求“快撤”造成交通阻塞的,严格按照新《条例》第15条的规定,处五百元罚款。今年以来,全市共处理轻微交通事故报警8.05万宗,仅有455起轻微事故因不快撤造成交通拥堵受到处罚,占总数的千分之五,全市轻微事故快撤率提高了34%以上。

将轻微交通事故“快撤”制度列入保险行业规定

交警部门协调市保监部门和保险同业公会,由深圳市保险同业公会制定《深圳市保险车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撤”理赔工作指引》,于37日下发各经营车险业务保险公司执行,规范“快撤”行为,确保“快撤”得到理赔。

推出商业保险费率与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挂钩制度

《深圳机动车商业保险汇率浮动方案》于31日起实行,逆行和倒退行驶、冲红灯、无证开车或驾驶证被吊销期间开车、超速50%以上、肇事后逃逸、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列为保险汇率上浮的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将机动车的赔款记录也纳入了机动车商业保险汇率上浮机制。

调整“快处快赔”服务点

根据群众反映“快处快赔”服务点地区过于集中和偏僻地区的服务点工作不饱和的情况,交警部门积极与深圳保监部门和保险同业公会协调,调整了部分“快处快赔”服务点,从33日起取消龙岗新力达比亚迪服务点等10个服务点,新增加宝安观澜大兴丰田服务点等6个服务点。

 扩大公交专用道的使用范围

31起,对公交专用道(除华强北路外)的使用范围进一步调整。原公交专用道仅供线路公交车辆及20座(含20座)以上大型客车使用,调整为供线路公交车辆及10座(含10座)以上黄牌载客汽车使用。

 加强静态停车交通管理

交警部门在各区分别选取2个以上拥堵区域,组织开展违停和机动车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取消福田区八卦二路等54条道路路边临时停车位,减少占用道路资源;在滨河、深南、北环等主干道和快速干道增设交通诱导牌,在商业中心区停车场周边增设停车诱导牌,引导市民出行。

 继续限制社会车辆在部分拥堵区域行驶

东门中路实行单双号限行,华强北路实行分时段限行,火车站片区建设路从嘉宾路口起以南路段北往南方向禁止社会车辆行驶,经和平路(船步街路口以南段)进入罗湖口岸交通楼、火车站广场或沿河路通行的空载出租小汽车按照单双号行驶的交通管制措施。

 严格管理占道施工

 交警部门严格占道施工审批,严肃查处违法占道施工、超范围占道、超时间占道等施工行为。对完成施工的路段,及时恢复道路通行。目前已经恢复了益民路、商报东路、畔山路、海景一路等路段的路面通车,提高了部分路段的道路通行能力。

第1页/共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上一篇:兰州交警15小时侦破今年首个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

下一篇: 整治交通乱象 深圳交警拿出十大“杀手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