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深圳交通事故律师网

咨询电话: 0755-83033185
首页 >> 法律知识 >> 赔偿责任 >> 正文

交通事故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责任的区别

       摘要:通过承担责任的性质不同、适用法律不同、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目的不同等方面比较交通事故中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责任的区别
 
      交通事故中的行政处罚,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由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其须为自己的违法或违章行为承担行政处罚的行为。比如当事人饮酒、醉酒驾驶的,将承担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罚款等行政处罚。
 
      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赔偿责任,是指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致他人损害的,受害人有权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相关规定,向赔偿义务人索赔财产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等赔偿项目。比如因交通事故致人伤残的,赔偿义务人应向受害人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费用。
 
      如果机动车驾驶人醉酒驾驶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残的,机动车一方不仅要为自己的“醉酒驾驶行为”承担行政处罚,还要向受害人支付因致其伤残而产生的损失等。
 
      行政处罚不能代替民事赔偿责任,主要归结于其两者存在以下区别:
 
      (1)承担责任的性质不同
 
      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因违反交通道路管理法律法规需要承担行政处罚的,是由公安交管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如果行政机关的交通事故处罚不当,行政相对人可以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而交通事故中的民事损害赔偿,是根据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比例大小、过错程度来判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多寡,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诉讼。
 
      (2)适用法律不同
 
      交通事故行政处罚的依据主要是交通道路管理法律法规,属于行政法范畴。而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等,属于民事范畴。
 
      (3)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
 
      交通事故中行政处罚的责任主体一般为《交通事故认定书》中的责任主体,而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并不等同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体,其范围较之事故责任认定主体要大的多。比如雇员驾驶车辆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责任认定的主体是身为驾驶人的雇员,事故认定中雇员存在违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规行为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而在民事赔偿中,由于雇员与雇主存在雇佣关系,并且雇员实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侵权,因此,应由雇主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雇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将由雇员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
 
      (4)目的不同
 
      交通事故行政处罚的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对违法违规人员进行制裁和教育,并产生警戒作用,而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的目的主要之基于侵权而给予受害人财产、精神等方面的赔偿。
第1页/共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上一篇:交通事故同等责任,赔偿划分?

下一篇: 交通事故责任与赔偿责任的区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