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众多的交通事故中,有很多的受害人系未成年人。由于其还是未成年人,在同样的事故程度中相对成年人来说,其所要遭受的损害更为严重。如果未成年人在事故中遭受了损害,该如何进行索赔呢?
交通事故是当今社会人身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在这些事故中很多受害人都是未成年人。基于未成年人的身体特征,在同样程度的事故中,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其所要遭受的损害要更为严重一些。如果未成年人在事故中遭受了损害,该如何进行索赔呢?
根据《民法通则》第12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除了进行与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外,其他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未成年人在事故中遭受损害,由其法定代理人向赔偿义务人进行索赔。《民法通则》第14条、16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即他的法定代理人。所以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为其父母。
作为法定代理人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的伤情选择具体的索赔方式,可与对方和解、调解解决纠纷,还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索赔。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和解还是调解,赔偿权利人都是未成年人,诉讼的原告也是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只是代理未成年人行使权利,一切都是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出发,并以实现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最终目的。